环球农业网
手机端
首页 > 茶蜜特产>详情

从六十年代开始,北方人有什么水果可吃?

来源: admin 发布于:2023-04-04 19:47:42

你可以在百度搜(水果的历史),就能看到很多相关资料!!

以下是一些:

个人见解水果发展历史

小时候,我能接触的水果有限:就那么几个土生土长的品种。我们也只能严格按着季节品尝一些土生土长的水果。

最先成熟的是十分稀少的樱桃:樱桃小小的,圆圆的,红红的,亮晶晶的,看着就让我们小孩子流“口水”。但它总是太少了,往往是等上一年,结果还是没有吃成。

接着上市的应该是李子了:李子是一种十分平凡的水果,因为它很普遍,所以每年总能吃到。我喜欢吃的是那种并没有完全成熟的,自己与小伙伴们一起悄悄爬上树去“偷”的李子。那李子入口有点酸,有点甜,有点涩,有点脆,刺激得我们的味腺分泌出一滩又一滩。

再后就是桃子了:虽然俗语都说“桃荒李饱”,但我总觉得桃子比李子好吃一些。我最喜欢的桃子是刚成熟的那种,呈暗红色,面上一层细细的绒毛,削掉皮,入口软而不烂,绵而无筋,一口下去,甜甜的汁水在嘴里乱窜。

到秋天就只有橙子了:橙子生长的时间比较长,一棵树上结的果实不多,但个头却很大。往往是一家大小聚在一起时,剥一个橙子,每人一瓣,入口有些麻,有些苦,也有些甜。每年过年时,父亲总能用棍子从床底下“刨”出一个橙子来,用刀旋开顶,在外皮上轻轻划几刀,小心地剥出一个完整的果皮来。一人一瓣的橙子很快入肚了,好象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没什么印象。倒是那剥出来的果皮,象电影里周剥皮戴的瓜皮帽一样,很受我们小孩的青睐,大家争着拿戴在头上,装出一些怪象,逗得大人们开怀大笑。

印象最深的水果是梨和“拐枣”。

杯子坪学校后面一个六七户人家的院子院坝边上有三株高大的梨树,一到梨成熟的时候,那里便是我们最喜欢去地方。虽然那树对我们小孩子来说实在是太高不可攀,那地方对我们小孩来说实在是太危险:有几只很凶的狗,那梨树的主人也挺厉害。但我们却总是既害怕又兴奋地经常去那里,头上戴着树枝挽成的帽子,藏在梨树下的稻田里,眼痴痴地望着高高的梨树枝头悬着的一个个诱人的梨,等着过熟的梨被风吹落。微风吹过,那树上的梨晃动起来,我们的心也跟着晃动起来;当终于有一只梨经不住风的吹动掉下来时,我们便“嗖”地一下窜出去。虽然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只能眼痴痴地望着,望不到一个自己喜欢的结果;但我们总是很坚韧地伏在那稻田里,等着,等着……

杯子坪学校前面有一个三四十户人家的大院子,它由三四个紧挨着的小院子组成。在靠东北小院子的院坝边上,有一棵高大的“拐枣”树。“拐枣”中一种什么样的水果,我现在也没有搞清楚:那果实初看上去就是树枝,只是比树枝稍微粗一点。吃着涩涩的,涩中带甜;吃着干干的,干中渗汁。那“拐枣”树的女主人因为与我母亲同姓,被我们叫着大姨。每年“拐枣”成熟时,我们都会不冒任何风险地得到好几束“拐枣”。当我们慢慢地咀嚼着大姨送过来的“拐枣”时,虽然觉得既高兴又幸福,但却也总体味不到吃着在稻田里抢到的那被风吹落的梨子那份兴奋与快乐。

那时候,我们还经常吃一些不知道该不该称为水果的植物果实,我们叫它们为“pao’er”。

那是一些权木或藤蔓开的花、结的果,往往长在河沟边、森林里、山坡上。很多很多的品种,很小很小的果实,很怪很怪的味道,很美很美的感觉。这些果实一年四季都有,只要你细心去发现,认真去分辨,就能找到,就能既饱口福又饱肚。但就是到了现在,它们属不属于水果,我也不能完全说清楚:有时,想想草莓,觉得它们应该是水果;有时,看看脐橙,又觉得它们不能称之为水果。

那时候,最希望吃到的水果就是苹果了。

看到的苹果是书上画的,是电影里树上长的。印象最深的苹果是电影《上甘岭》里那只从“毛主席”那里来的苹果,战士们传过去传过来,舍不得吃。每看到这里,我就恨自己太小,不能参加自愿军,不能到那坑道里亲眼见一见、亲手摸一摸那神圣的苹果。不过,我总是十分内疚地不敢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要是我在那里,我一定会在苹果传到我手里时,一口咬掉一大半。

现在,水果的品种越来越多,水果也可以在人们的控制下不再按原来季节生长了,土生土长的水果渐渐被良种水果、进口水果所替代。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省内国外的水果都在市场上出现,只要有钱,就能吃到自己想吃的水果。

但多了,也就不稀奇了。东吃一下,西吃一下,吃得饱饱的。吃水果也渐渐地不是因为喜欢在吃,而是为了强壮体质、摄入营养、增加什么元素地有些功利地吃着。

条件好了,吃得多了,味道也就平常了,感觉也就平淡了。小时候盼着吃水果,想着法子自己去弄水果,吃到水果后的兴奋劲、满足劲、高兴劲没有了;甚至连味觉也没有小时候灵敏,吃着的水果好象都是那样:有的甜得腻人,有的酸得倒味,有的涩得口木……

水果发展历史

水果发展历史

象州县水果生产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基本是群众房前屋后零星栽培为主,尚未形成规模生产,产品均以自给自销,种质资源主要有沙田柚、酸柚、柿子、毛桃类、黄皮、芭蕉、番石榴、龙眼、荔枝等,其中黄皮、柚类、龙眼、柿子等面积较大。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象州县逐步从外省引进大量的核桃、板栗以及温州蜜柑等品种进行示范栽培。当时核桃、板栗多为实生苗种植,后因气候不宜及管理粗放等原因,产量极低,而被淘汰。温州蜜柑于1969年请广东潮汕果农在罗秀镇搞种植示范,并获得成功,先后在大乐、中平、罗秀等乡镇推广,从此我县水果步入商品化生产。70年代未80年代初,我县以大乐为主等乡镇踊现一大批温州蜜柑种植专业村,并出现了不少种柑桔收入超“万元”户。

八十年代中后期是我县水果生产发展最快的时期,在以温州柑为主导品种的基础上,还大量引进繁育了其它优新品种,主要有夏橙、崭獭⑵瓿纫约霸纭⒊偈烊睢⑻倚卫畹取S捎谛缕分值囊俳宋蚁厮拇蠓⒄埂=刂1990年全县水果面积达55586亩,产量达600多万斤。但由于柑桔黄龙病的大面积为害,九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中期,全县柑桔因黄龙病发生几乎全部砍伐。同时3730项目4000多亩柑桔园前期种下的夏橙、脐橙以及早熟温州蜜柑刚挂果,有些甚至未挂果也因黄龙病为害而被迫挖掉。为寻求新的发展品种,九十年代初,我们又引进优质石硖、大乌圆、广眼等龙眼在罗秀屯村、礼教、朗村等地进行种植,种后三年挂果投产,效益较好,后1994年象州县石龙农业综合开发贸易总公司在石龙园艺场连片种了优质龙眼石硖和大乌圆2000多亩,采用比较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1997年至1999年连续三年获得较高产量和显著的经济效益。以上示范成功后,1996年全县水果生产以龙眼果为主栽品种大力发展,出现了集体、个人及能人承包一起上的局面,当年就种下了30000多亩。到1999年全县龙眼树面积33440亩,产量1914吨,投产面积10389亩。龙眼已成为当时全县水果的主栽品种。后又因1999年冬遭受历史上罕见的冰霜冻害天气,持续时间七天,最低气温-5℃。全县4万多亩的大小龙眼树遭受毁灭性冻害,85%果树受冻害至嫁接口以下,致使灾后树势恢复难度很大,80%的树需要从新嫁接。致使我当前我县水果生产步入低潮。

由于1999年历史罕见霜冻重灾天气影响,龙眼生产遭受了毁灭性灾害后,我县水果生产受到严重打击,走下坡路,没有名优的水果主栽品种。为调整品种结构,我们先后引进了大果枇杷、油桃、巨峰葡萄等品种。但从目前看,想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有待于进一步观察证实。大果枇杷、蜜丝枣鲜果近几年在市场上较走销,效益体现出短、平、快;李、桃类在我县属传统水果品种,粗生易管,近年来在我县以马坪为主的乡镇发展迅速,并得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以上几个品种的引进和传统品种的种植,再次促进了我县水果生产大发展。截止2002年全县现有水果面积79591亩,主要品种有:龙眼27868亩、桃李类10294亩、葡萄1744亩、柿5165亩、其它34520亩。投产面积30239亩,水果总产量13638吨。然而,现有的水果品种中除个别品种外,大部分存在着品质差、产值低、规模小,没有形成规模化发展,结构非常不合理,严重阻碍了我县水果生产的发展,有待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调整。

为合理调整我县水果品种结构,确立主导品种,以便引导农民发展适合我县自然条件的名、特、优水果品种,改变目前水果品种杂乱、品质低的现状,促进水果主导品种成规模、上档次、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我县于2002年7月30日至8月1日,县委、县府邀请了区、地两级水果专家到我县考察评估论证水果品种结构调整方案。

专家组经过深入有关乡镇果园考察现有主要水果品种情况和象州县自然条件后,于8月1日召开了象州县水果品种结构调整评估论证会,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讨论,初步确立了我县水果品种发展的方向。

①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枇杷、早熟桃、李类作为象州县水果生产发展的主导品种。

②龙眼不作为象州县的主导发展品种,但要对现有果园加强管护,努力提高总产和品质。

③调整一部分好田好地发展一些见效快、高产、优质的品种,如早熟葡萄、杂交柑、南方早熟梨等。

希望对你有帮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