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农业网
手机端
首页 > 农药兽药>详情

小麦灌浆期如何管理,施什么肥料好?

来源: admin 发布于:2022-08-17 23:11:32

承蒙邀答。小麦生长过程,大致经过幼苗分蘖、拔节、春化、灌浆、成熟五个时期。每个时期的管理好坏,都会影响小麦产量的高低。可是,小麦的灌浆期的管理,尤为重要,是决定小麦产量的重要时期。对于前三个时期,小麦生长好坏,还可以补救。灌浆时期管理不善,无法补救。这个时期的管理,主要做好"一喷三防"工作,即一喷农药、防虫、防病、防热干风。

一,一喷。就是说在这个时期必须喷施农药,对小麦三防起到有效的保证。 二,三防。首先是防虫,在小麦灌浆期,最易遭到蚜虫、红蜘蛛等吸浆虫类的危害,可用低毒残留期短的杀虫双或三溴菊酯水剂农药,杀虫双2O0g/亩,三溴菊酯2OmL/亩,喷施一遍即可。

其次是防病。如果风调雨顺,光照充足,喷一遍杀虫药也能安全渡过。可是,碰上三月连阴雨天,小麦的赤霉病、条锈病不可避免发生。尤其是赤霉病,会使麦穗由粒到穗迅速传播,以致死亡。可以采取多菌灵,粉锈宁等杀菌剂进行喷施一至两遍。治虫易,治病难,虫可以药到害除,病需提前预防。因为病多发生在阴雨天,此时喷施杀菌剂无法实施了。

最后防热干风。有些年份春末夏初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发生干旱,空气相对湿度小,此时正是小麦需水肥的高峰期,热干风将严重影响小麦正常灌浆,籽粒饱满度下降,严重时,促使小麦脱水早衰,造成小麦不可挽救的减产。因此,对小麦进行喷灌,是防热干风的一项有效施。

小麦灌浆时期,通常是不需要再进行追肥了,此时小麦的亩有效穗已经定型了。再说,施肥可能会造成小麦贪青晚熟,适得其反的效果。如果,识苗情有缺肥的话,最好采用磷酸二氢钾进行一至二遍叶面喷肥,以此来提高小麦的光合作用,同时增加小麦的千粒重,从而促进小麦达到高产。

小麦是我们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着最近两年极端天气常态化的不断出现,小麦在种植过程中遇见的不利因素越来越多,导致小麦整体产量不高,收益不好!无论是秋播干旱影响播种出苗、暖冬徒长、严寒冻害、早春阴雨,还是病、虫、草害的严重发生。那么我们如何从植保、栽培角度来合理的种植小麦、合理的应对不利因素的出现,让小麦种植产量从稳产走向高产!根据2019年小麦整体长势情况,总结以下小麦关键生育期需要防治的病虫害、需要注意的施肥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小麦拔节(一追拔节肥 二防纹枯病)

重追施拔节肥

小麦种植过程中拔节孕穗肥是小麦一生中最关键的肥料。拔节孕穗期也是决定小麦成穗率和结实率,夺取壮秆大穗的关键时期。一般小麦拔节就是第一节间伸长离土2-3公分,用手摸主茎基部感觉有节间。对于小麦施拔节肥的最佳时期是:等到小麦第一节间生长停止,第二接间开始伸长且小麦叶色转淡后开始追施拔节肥;随着小麦生长进程的推移、温度的回升,小麦陆续开始进入起身拔节期,如果前期返青肥没有追施的田块,可以追施尿素15-20斤尿素+8-10斤钾肥;对于追施过返青肥的田块根据苗情长势可以追施8-10斤尿素+5-7斤钾肥;氮肥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否则容易倒伏!旺苗田块尽量少施!

重防纹枯病:

纹枯病的病菌是在土壤越冬,一般播种后开始侵染,高发期是开春回暖的时候,但是由于今年比较反常,可能会发生严重,发生症状就像水稻纹枯病一样,有水渍轮纹斑点,苗期可导致小麦枯死!纹枯病的病菌是在土壤越冬,一般播种后开始侵染,拔节期进入高发期,发生症状就像水稻纹枯病一样,有水渍轮纹斑点,高发期是开春回暖的时候,但是由于今年比较反常,由于前期持续的阴雨,导致田间的湿度比较大,最近一段时间温度回升比较快,田间小麦纹枯病发生比较严重,结合纹枯病防治时候把小麦蚜虫一起防治,避免蚜虫危害传播病毒病,近期很多植保站也发出了病虫测报,对于纹枯病的防治,农民朋友一点要重视!否则导致小麦倒伏、枯白穗!

防治纹枯病一定要加入植物油助剂或者有机硅助剂!否则药液很难喷施到小麦的茎基部,导致防治效果不好!

防治技术:建议选择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与三唑类复配的药剂,不但可以防治纹枯病、锈病;同时可以增加小麦秸秆韧度,减轻倒伏.药剂选择:(禾技)75%戊唑醇.嘧菌酯10克或者中化(爱可)20%烯肟菌胺.戊唑醇20-25ml/亩,不建议单独或者超剂量使用唑类杀菌剂,尤其用药后遇强降温低温天气对小麦生长有一定的抑制!

2、小麦孕穗(孕穗肥 白粉病、锈病)

追施孕穗肥

小麦孕穗期从作物栽培上来说,一般是按照麦田40-50%以上的植株的剑叶全部伸出倒2叶叶鞘,幼穗开始分化,叫做孕穗期。那么我们农民朋友从田间直观来看就是麦秆中下部的地方用手去摸一下有鼓鼓的穗苞,即为孕穗期,小麦的孕穗期是麦穗形成的开始,同时这个时期无论对于水、肥、光的需求量都比较大,只有营养充分了才能更好的促进大穗的形成,所以要根据田间长势合理追施孕穗肥,主要以磷钾肥为主,施入少量的氮肥。一般追施复合肥10-15件为宜。由于中后期小麦的生长根系活力下降,吸收能力下降,要结合叶面喷施调节剂来促进小麦幼穗生长!建议选择含有芸苔素内酯、生物刺激素之类的调节剂喷施!

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气候、品种、施肥水平、播期等,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气候,3月中下旬至4月下旬,气温偏高、过程性降雨偏多的年份往往发病较重,这个时期基本是小麦拔节孕穗期,小麦白粉病是世界性的作物病害,会造成小麦减产,从而带来经济损失!该类病菌在温度到10-30℃分生孢子均可萌发,对湿度要求不高,正常情况下10天即可完成一次侵染循环;因此造成了作物一个生长季节能反复多次受到侵染,一旦发生很快爆发流行的特点!

在小麦白粉病未发病或发病初期,可以适当选用三唑类杀菌剂防治;如果白粉病迅速扩展上升,即使较大幅度增加三唑类杀菌剂用量,对白粉病的防效也不够稳定,宜选用嘧菌酯.戊唑醇或者吡唑醚菌酯的混配剂防治,间隔10天再防治一次。 生产上使用醚菌酯、嘧菌酯等药,或者将其与三唑类药混用,近2年三唑类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复配效果优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更为稳定。

3、小麦扬花(赤霉病、蚜虫、吸浆虫)

小麦扬花期也是小麦生育期中最关键的时期,这个时候也是小麦赤霉病防治的关键时期,小麦赤霉病是一种气候性病害,主要危害小麦穗部,它的发生主要因数与小麦抽穗扬花时候是否遇到持续下雨有极大关系,如果遇到雨天、雾天我们的防治次数2-3遍。2019年小麦赤霉病防治口诀:“晴天见穗打,阴天抢前打、雨天抢时打,雨停间隙打、一次防根本,二次防目的、三次防看天,综合防效好”,我们在根据苗情及气候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时候要注意小麦的扬花:一般小麦在上午9-11点和2-4点左右处于扬花阶段,这个时间段尽量避开施药,同时小麦扬花开始是黄色花序说明开始扬花,扬花结束后是白色,注意观察;正常年份应该抢在出现黄花5%左右开始施药,这个时间基本是防治的最佳时期。

对于药剂选择,以前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的复配制剂比较多,对于安徽省来说对于这类药剂的抗性比较大,我们不建议选择使用,那么当前主要药剂可以分为几大类:

1、氰烯菌酯——劲护100-150毫升(防效单一、抗性增加)

2、戊唑.咪鲜胺——穗满多40-50毫升 (产品质量混乱,尤其在剂型和溶剂上)

3、戊唑.噻霉酮——勇护40-60毫升(水乳剂型、安全高效、防治病害多样性)

4、戊唑.肟菌酯——拿敌稳15-20克(调节增产比较明显、唯一登记赤霉病)

5、丙硫菌唑.多菌灵——靓杰130-150ml(效果突出、五交互抗性)

小麦蚜虫、吸浆虫

小麦进入穗期以后不但要进行对病害防治,还要多虫害进行防治,尤其穗期的穗蚜、吸浆虫危害比较大。小麦蚜虫、吸浆虫主要都是以吸食小麦汁液危害。造成小麦严重瘪粒减产,一般情况孕穗抽穗期(4月下旬-5月中旬)是小麦吸浆虫成虫羽化产卵高峰,也是蚜虫快速繁殖危害时期;蚜虫的繁殖速度惊人一年可繁殖10-20代,如果条件适宜一般一个礼拜就可以繁殖一代!穗蚜防治易反弹,这是常出现的问题,小麦后期麦田稠密地块,期初位于中下部的蚜虫往往接触不到药物,加上喷雾及操作原因,蚜虫到灌浆期反弹的居多!推荐选择烟碱类杀虫剂具有很好的内吸性传导性,持效期相对长,弥补了聚酯类农药的这些缺陷!

防治时药剂选择可亩用威控5-8克(50%吡蚜酮.噻虫嗪),或非常火7-10克(60%烯啶虫胺.吡蚜酮),对抗性比较大、虫口密度大的区域推荐使用陶氏爱本20-25ml(氟啶虫胺腈.毒死蜱)!

3、小麦齐穗(赤霉病、早衰、干热风)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一般齐穗期我们要根据天气情况来进行补防,尤其小麦生育期差别大、雨水大的区域。对于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施药问题,一般正常雨水稀少且在扬花期没有遇到阴雨,施药一次,只要药剂选择得当还是可以的;那么对于今年这种情况农民朋友不能凭着经验来去防治,有些农民朋友打药前不下田,打药后也不下田,今年整体情况比较特殊,我们施药后5-7天要及时去田间查看,对叶部病害、穗部病虫的防治效果,无论哪种施药一定5-7天进行第二次防治,如果田间生育期差异比较大的建议进行第三次防治!

防早衰

小麦生长进入中后期我们一定要注意小麦的叶片和根系的早衰问题,如果叶片早衰会导致小麦灌浆慢、瘪粒多,根系早衰导致小麦植株早衰!一定要结合防治小麦赤霉的药剂进行叶面肥喷施,可以选择植物强壮剂或者生物刺激素之类的药剂喷施!

防治干热风:

小麦干热风称为“火风”、“旱风”等,可以使小麦植株各部分迅速失水变干,破坏小麦植株的水分平衡和光合作用,影响小麦扬花、灌浆,迫使小麦提前枯熟,降低小麦产量和品质。干热风一般发生在5月上旬至6月中旬,干热风危害轻的年份一般平均减产10%-15%!推荐使用高钾速溶优多钾40克/亩、磷酸二氢钾80-100克/亩,任选其一,喷施后促使小麦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提高,延长叶片功能期,延缓植株衰老,促进叶片强光合作用,增强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和转化,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粒重,增加产量。

热门推荐